一、团队首席 陈刚 二、团队定位 本团队聚焦东北寒地特色、服务现代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种质资源创新与生物技术手段,选育优质、抗逆的果蔬新品种,并依托博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和示范基地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于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和种业自主创新战略。 三、团队概况 团队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果蔬体系岗位专家、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团队依托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小院、吉林省一流园艺专业、西甜瓜研究院等平台开展李、葡萄、欧李、西甜瓜、黄瓜、分蘖洋葱、结球菊苣、黄秋葵等作物的品种资源创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SCI 7篇;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2项;育成“爱花2号”“吉科20号”“金满堂”李、“大金黄”“金早黄”李、富农1号、秋蜜等7个寒地特色新品种。团队注重产学研合作,现有省级校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2个、现代种业产业学院1个、专家工作站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0个,科技小院4个,其中国家级2个。 四、科研方向 (一)寒地果蔬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系统收集东北地区特色果蔬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针对低温、干旱、病虫害等逆境,筛选抗寒、抗病、耐贮运的优质种质,为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挖掘高营养或特殊风味的种质资源。 (二)分子育种与遗传改良 利用基因组学定位调控果实大小、糖酸度、抗寒性的关键基因,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加速育种进程,通过基因编辑改良果实品质,利用细胞工程创制远缘杂交新种质。 (三)特色果蔬新品种选育 选育耐低温、高产的设施蔬菜及特色野菜;开发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寒地蓝莓、李、葡萄、软枣猕猴桃等的早熟/晚熟配套品种。 (四)产业应用与示范推广 在吉林省吉林市、九台、农安、松原等产区建立示范基地,验证品种适应性;配套研发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科技小院”培训农户,推动新品种落地。 初审:李宪平 复审:陈少鹏 终审:张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