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首席 马科 二、团队定位 本团队扎根吉林省核心水稻产区,积极响应东北寒地农业绿色发展与优质高效转型需求,以支撑区域稻米产业升级和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团队秉持“科教融合、育人为本、服务产业”的宗旨,以常规育种手段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辅助,重点选育食味品质突出、抗病抗逆性能好、适应性广的水稻新种质与新品种。同时,团队注重将科研实践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通过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 三、团队概况 团队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水稻育种专家、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共7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6人。团队依托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在吉林省主要生态区建立了完善的品种选育基地。 近年来,团队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SCI论文20篇;育成“吉科稻902”“吉科稻651”等5个水稻新品种,其中吉科稻651和吉科稻806已完成成果转化。团队注重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多家种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四、科研方向 团队以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为主,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一)氮高效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培育 培育不同氮肥施用量情况下产量高、食味优良稳定的粳稻新品种。 (二)水稻杂种优势种群的构建 构建强配合力水稻杂交种群,利用强优势配对模式创制优异种质,培育新品种。 (三)基于航天诱变的稻米优质食味改良研究 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诱导,创制食味优良新种质。 (四)水稻基因功能解析与分子育种 水稻钙调素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以及高维生素B6含量的水稻新种质创制。基于MADS-box基因家族的水稻品质遗传改良与优异基因资源挖掘。 (五)有色稻色素积累机制和食味品质评价研究 研究有色稻色素积累规律和调控网络,解析有色稻食味品质作用机理,并致力于有色稻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的有色稻新品种。 复审:陈少鹏 终审:张大德
初审:李宪平
上一篇:水稻常规育种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