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鉴今守初心,强农兴邦担使命 ——农学院党总支开展“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民族复兴、吾辈自强”主题党日活动 10月11日,农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影片《731》,围绕“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民族复兴、吾辈自强”主题,通过回溯沉重历史、锚定涉农使命、谋划实践行动,为党员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推动红色基因与强农使命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度融合。 影片镜头徐徐展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罪恶历史在放映厅内重现——哈尔滨平房基地中,“马路大”的悲惨遭遇、细菌实验的残酷细节、遗址中残存的罪证,每一帧画面都如重锤般叩击着观影党员的心灵。昏暗光影下,不少党员眼眶湿润。这份深植于民族记忆的伤痛,让“和平来之不易”成为真切体会,也让“守护家园、捍卫尊严”的信念更加坚定。 这段历史绝非书本中冰冷的文字,而是时刻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观影结束后,农学院教师一致认为,作为农业院校的党员教师,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三尺讲台,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第七三一部队曾企图以生物武器摧毁我们民族的生存根基,今天,我们更应以农业科技筑起家园屏障,以教书育人培育兴农力量——这正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与回应。大家深刻认识到,影片所传递的“守护生命、捍卫主权”精神,与农业人“护土惜粮、育种兴农”的职责本质相通。将这份精神切实融入教学、科研与助农实践中,正是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核心目标。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悟,党员教师们将历史震撼转化为前进动力,进一步明确了“以史为鉴、践行为农使命”的行动方向。 从历史回望到使命践行,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观史—明志—实干”为主线,不仅使党员教师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构建起“历史记忆赋能农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下一步,农学院党总支将持续推动红色教育与涉农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红色农技员”下乡、“党史+农业史”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教育教学、科研攻关与社会服务全过程,引导全体党员教师不忘为农初心,守好“三农”阵地,以实干实绩助力乡村振兴,用农业人的担当书写新时代的爱国答卷。
复审:陈少鹏 终审:张大德
初审:李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