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校企合作理事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校企合作理事会 >> 正文
对成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院 发布于:2016/02/27 08:57:20 点击量:

 

对成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的认识与思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张喜田 副教授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已经颁布,教育部正在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兼具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没有现成的模式套用,既从普通高等教育的角度进行解读,又可从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解读,各种说法不一。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从办学观念、办学模式、转型发展的实现多个角度重新审视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探讨如何才能量身定制、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围绕高等教育职业化、集团化教育部推出了“海南模式”、“河南模式”、“天津模式”等举措,深圳职教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集团化平台建设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主要举措,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对促进高等农业教育转型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的建立正是集团化模式下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对高等农业教育职业化、集团化办学实质的认识

职业源于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源于行业发展需要,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密不可分、互为支撑、相互依存、共荣共存。立足行业、依托企业,整合社会资源,组建起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建起了教育需求信息的汇集平台、教育合作机会的发现平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平台、教育模式探索的创新平台,以及教育服务社会的共享平台,它符合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质要求,更表现为通过规模效应,资源优化和对口效应带来高质量和集约化发展的根本目标。

第一,规模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理事会的明显优势就是利用办学规模的扩大增强总体竞争的实力。一是通过校企之间的联合办学与人才培养,通过利用现有的办学效能,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获取规模经济效应;二是理事会成员联盟化更易于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三是规模化带来的集约化,可以使理事会成员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从而节约理事会成员的总体成本,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四是可以增强高等院校办学的稳定性,理事会成员通过技术经济关系为纽带,建立长期的密切关系,形成风险共担的庞大网络。

第二,资源优化带来的竞争优势。通过集团化的整合,可以优化各方面的要素配置,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集中资源投向,保证校内外实习基地规范化、一体化、现代化,也可以将有限的师资力量统筹安排,发挥最大效能,通过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对口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理事会中企业与学院的直接对接,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平台,学院培养的人才直接为企业或行业服务,形成最直接的对口就业,同时企业在职人员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对口的继续教育或短期培训,大大降低各成员单位的中间运作费用。

二、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吉林是农业大省,多年来一直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我省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出口创汇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农业技术人才的支撑,需要高素质劳动者来创造。而事实上我省农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业应用型人才短缺,涉农企业急需人才供不应求。我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建立,必将推进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的农业专门人才,为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

2、农村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农村创业创新型人才,看他们是否具有致富能力和带富能力。大力发展农业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农业专门人才充实到农村发展的队伍中,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经。

3、涉农企业高速发展人才储备的需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逐步重视,涉农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与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根本是人才,谁掌握了人才谁就会站稳;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才储备模式,递进的人才发展良性循环,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正是通过校企合、联合教育培养,使学生尽早了解企业、掌握市场运行规律,熟悉业务流程,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做好人才的储备。

4、学校教学改革和农业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省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呈下滑趋势,尤其涉农专业萎缩更为严重。从全省看,涉农专业的本科院校仅3所;涉农专业的师资与实习基地短缺现象严重,专业的师资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现象突出,影响教育教学效率,所以作为农业大省,充分发挥我院的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是未来农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业应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无论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项目教学,还是顶岗实习,都需要有企业参与的理事会成员的大力支撑。

(二)可行性

1、百年植科办学条件及经验为理事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由园艺、园林、农学、植物保护四个专业系组成,主要培养全日制本科学生和小部分全日制专科学生。学院是个以涉农专业为主要特色和有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学院。学院位于九站校区,教学用各类实验室9个。教学实习基地的100公顷,包括果园、现代温室、水田、旱田、校园绿化基地等,每年可接纳实训学生3000人。多年来,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各大涉农企业公司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为农村经济及其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行业与基地企业的合作培养为理事会的成立提供了保证。

我院与吉林省及至全国部分省区涉农行业与企业经过多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培养我院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院先后与吉林省金庆种业有限公司、深圳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有限公司、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辽宁博丰集团等六十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培养和技能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些企业在校企合作理事会成立方面都有较高的积极性,为理事会的建立提供了保证,同时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为该理事会的成长提供了可能。

三、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建设方案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植物科学学院牵头,按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十三五规划》精神的总体要求及我校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的形势,拟成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学院党总支、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布置此项工作,并成立了学院的领导小组,院长陈殿元任组长,副院长胡俊杰、党总支副书记王金山任副组长。到目前为止,学院起草了《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方案》、《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讨论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并向各涉农企业分别发放了大会邀请函。学院已向校党委呈报了《关于成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请示》,领导已批复,同意学院成立该理事会。

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校企合作以“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由植物科学学院牵头,由公司企业、研究院所、植物科学学院共同参加,成立具有显著行业性、区域性、鲜明农业特色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的广泛参与,增强了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给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可汲取资源;院校作为农业职业人才培养的主体,通过校企间的密切合作,畅通了职业人才的成长之路。理事会成立后,在全体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现代农业教育品牌,为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其具体模式为:学校自2015级学生开始实习“3+1”教育教学模式,三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与校内实践;最后一年为企业实习年,分为两个半年,前半年到理事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后半年参加企业供需见面会或结合顶岗实习选定自己的岗位就业实习。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环节中,各理事会成员单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加强对企业的了解。

四、问题与建议

1、理事会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转型,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可操作性文件没有,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建设处于自在组织阶段,发展处于自为阶段;

二是校企合作理事会身份不明确,作为一种松散型的非正式组织,理事会目前只是一种事实存在,导致从事各类活动时合法性不足,只能以牵头学院或合作企业的名义组织相关活动;

三是不同成员对理事会工作的认识差异显著,建立起互惠互利科学规范的动力机制困难较大。

2、促进职教集团发展的建议

一是学校与企业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将理事会纳入日常工作及政策管理范围,通过设立理事会建设奖励基金的形式,鼓励各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发展;

二是学校也要加强重视理事会发展,组织专门人员,研究解决理事会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理事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帮助建立起完善的互惠互利动力机制,解决理事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上一篇:理事会分组讨论

下一篇: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章程